参与起草国家标准:
GB/T 14318-2019《中子周围剂量当量(率)仪》
T/WSJD 53—2024《氡测量CR-39径迹蚀刻法》
TWSJD 7-2020 《核辐射突发事件放射性污染人员洗消流程及技术要求》
7X24小时服务热线:
400-176-1763
公司新闻
公司新闻
聚焦行业资讯
更深入、更全面了解我们
上海仁机 | 核医学爆发年:PET/CT设备辐射防护新要求全面解读
时间:2025-07-02 17:05:00 作者:上海仁机

政策法规升级,辐射监测成为核医学科建设刚需

配图源自于网络

2025年,中国核医学迎来爆发式增长。在国家“三级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全覆盖”政策推动下,各地医疗机构正加速配置PET/CT等高端核医学设备。
在这场建设浪潮中
,辐射监测与防护能力已成为科室验收和日常运营的核心指标。

最新发布的《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场所建设指南》明确要求:核医学工作区必须实施分区实时辐射监控,在出入口设置放射性污染自动检测装置,并确保检测数据联网可查。

河南省2025年新规更具体规定:所有操作放射性药物的区域,必须配备双探测器污染监测系统,具备自动本底校准功能,且误报率需控制在0.1%以下。

在安徽、四川等地的辐射安全许可证核发中,监管部门特别强调实时剂量报警系统的安装,要求当辐射水平超过预设阈值时,系统必须在1秒内触发声光报警并启动联锁控制。

这些技术要求正推动辐射监测设备从“可选配件”升级为“核医学科标配”,也标志着专业、智能的辐射监测解决方案已成为现代核医学科建设的核心需求。

PET-CT辐射防护的三大核心监测场景

1. 场所辐射监测:从静态防护到动态感知

现代PET-CT科室的辐射安全已不仅依赖物理屏蔽,更需建立全时域监测网络。按照最新标准,必须部署三类监测设备:

  • 区域辐射监测仪:需在给药室、扫描间、候诊区等关键点位安装固定式连续监测探头,实时追踪γ射线剂量变化

    上海仁机RJ21-1108设备采用GM管探测器,量程覆盖0.1μSv/h~1Sv/h,可识别辐射异常并触发报警。一台主机可扩展连接多个探头,构建完整的科室监测网络。

  • 废气排放监测:针对放射性气溶胶风险,通风系统需配置活性炭过滤效率监测模块。最新规范要求过滤装置必须含16层活性炭桶,排风量≥3000m³/h,且具备压差传感器实时监测过滤效能。
上海仁机提供配套的管道辐射传感器,可在线监测排放气体的放射性活度,确保符合国家排放标准。
  • 污物处理监控:在衰变池、固体废物暂存区需设置浸水型探测器,要求防护等级达IP68,能耐受高湿度腐蚀环境。这类设备可对放射性废水衰变过程进行全程记录,防止未充分衰变的废液进入市政管网。

2. 人员污染防控:构建四道智能防线

放射性污染防控的核心在于人员监测,需建立覆盖全流程的监测体系:

出入污染监测:在药物制备区与扫描室出入口部署全身污染监测门。

上海仁机RJ12设备采用大体积闪烁晶体探测器,对Cs-137核素灵敏度达2000cps/(μSv/h)。当检测到污染时,系统自动声光报警并记录人员ID,防止污染扩散。

  • 医护防护监测:医护人员操作间配备手足污染监测仪。


上海仁机RJ44设备配置4个ZnS(Ag)塑闪探头(手部2个+足部2个),能在10秒内完成一步式测量。当检测到污染时,语音提示系统指导立即洗消。

  • 患者排泄物管理:卫生间安装污水辐射监测传感器,实时监测排泄物放射性活度。结合专用衰变池设计,确保废液达标排放。

  • 远程剂量管理:为医护工作者配备个人剂量报警仪


上海仁机RJ31-1305采用
GM探测器设计,可实时显示累积剂量,当接近年剂量限值时自动预警。

3. 设备运行监测:从单机检测到系统联动

现代PET-CT设备的辐射安全需建立多级联控机制:

  • 扫描间门机联锁:采用辐射感应+机械联锁技术,当探测器监测到室内辐射水平超标时,自动锁定防护门开启机构,防止误入。

  • 应急中断系统:机房内设置多方位可见的急停开关,与上海仁机RJ21系统联动,触发后立即终止扫描并启动排风。

  • 药物分装监控:在放射性药物操作区配置通风橱辐射传感器,要求柜内负压风速≥0.5m/s,手孔处风速≥1.2m/s,确保气溶胶零泄漏。
上海仁机辐射监测产品矩阵

上海仁机针对PET-CT科室全场景,提供四大类专业监测设备:

重点产品技术解析:

1. 智能区域监测系统RJ21WG

 

该系统主机配备10.1英寸LCD显示屏,可同时显示6个探头的实时剂量率。当检测值超过预设阈值时,触发85分贝声光报警并输出开关量信号,可联锁控制防护门、排风系统等设备。

2. 全身污染监测门RJ12-2030

 


创新采用自校准算法,通过持续监测环境本底并自动调整基准点,将误报率降低至0.05%以下。系统配备红外测速模块,可精确记录人员通过时间和停留时长,为污染溯源提供数据支持。检测数据通过4G/WiFi 实时上传云端平台。

3. 环境巡检仪RJ32-2107P(T)

 


手持式设备集双重探测技术于一体:塑料闪烁体探测器(20keV-7MeV)负责高灵敏度监测;GM管探测器(60keV-3MeV)确保高量程下的准确性。配备2.4寸触摸屏,可存储4000条报警记录,特别适合设备QA检测和应急排查。

专业辐射监测:核医学安全发展的基石

随着2025年核医学建设目标的全面落地,辐射监测已从单纯合规要求升级为科室质量管理的核心环节。现代PET-CT科室的辐射安全,亟需建立三位一体防护体系

  • 空间维度:通过固定式监测仪构建“点-线-面”覆盖

  • 时间维度:实现从瞬时剂量到累积剂量的全周期管理

  • 人员维度:覆盖医护、患者、保洁人员的分级防护

上海仁机新一代监测设备采用物联网架构,支持与医院系统、辐射安全平台无缝对接。我们的ergodi平台监测系统RJ21区域监测仪已在国内1500家新建核医学科部署,助力医院通过100%的环评验收

辐射防护的未来是“预防性安全”
——通过智能监测设备的前瞻性布防,上海仁机正推动中国核医学实现从“被动防护”到主动防御的范式转变。当每个探测器都成为安全网络的智能节点,当每台设备都接入统一数字平台,我们方能真正构筑起核医学发展的安全基石。
在核医学爆发的时代浪潮中,上海仁机将持续创新辐射监测技术,为中国核医学的安全发展保驾护航